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如何提升,“活水”如何解经营主体之“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此纷纷建言献策。
保持适当力度 货币信贷“闸门”合理打开
如何解经营主体之“渴”?从源头上来看,货币政策要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营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
回顾2022年,人民银行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展望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近两年,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较多,余额达到6.4万亿元,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左右。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民建贵州省委主委李瑶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措施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定向注入流动性,发挥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作用。
“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尚需进一步提高,传导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进一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逐步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向更加市场化转变,以及适时扩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银行适用范围。”李瑶委员说。
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要避免“大水漫灌”和“大收大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建议引导各方面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出发,支持金融、用好金融,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不盲目追求信贷高增长。
打通梗阻 提高“滴灌”水平
现实中,金融体系有“活水”,但仍有部分经营主体感到不“解渴”,究其原因,在于仍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针对性不强等痛点堵点。让经营主体真正“解渴”,亟须打通上述梗阻。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金融服务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了政策支持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注意到,农村地区数字信息基础建设落后、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活力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甘华田委员建议创建信用体系,通过利用互联网,加快在农村地区建立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依托大数据建立更精准的农村金融信息管理系统。
产品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满足融资需求也是经营主体感到不够“解渴”的原因之一。
民进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发挥金融助企纾困作用的提案》中建议,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掌握特定领域企业的融资需求、企业经营状况和业务情况,研发、创新各类精准匹配的产品及担保措施。对于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等企业,结合该类企业普遍轻资产运行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该领域知识产权的融资利用率,探索将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作为资产证券化底层资产进行融资的方式,逐步降低对不动产等传统抵押物的依赖。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建议,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工业绿色发展各领域融资需求,引导银行进一步扩大合格担保品范围,探索将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资产纳入其中。
拓宽渠道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行
以金融“活水”“解渴”经营主体,“拓渠”同样重要。提交审查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今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全面注册制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他建议,加强金融结构的顶层设计,以增量思维变革,激发直接融资“活水”效应。以全面实行注册制为引领,进行资本市场逻辑重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改变依靠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格局,释放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潜能。
全国人大代表、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晓琳坦言,融资期限过短会限制企业发展。她建议,加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基金设立与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长期接续的资本支持。
针对一些创新型企业,更要发挥直接融资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表示,为鼓励创新创业,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牵头设立了大量的政府引导基金,这些引导基金充分发挥了导向效应、杠杆效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议鼓励各级政府引导基金进行循环投资,持续支持创投行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