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为什么要调整这一参数?专家认为,由1调高至1.25意味着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可借入更多的外债。两部门此举,主要是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的调整。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双向波动。此举可以缓和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避免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
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68元,较上一交易日(10月24日)的7.1230元下调438个基点,中间价贬值至2008年2月15日以来最低。
截至10月25日12:00,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报7.3327,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报7.3040。
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
根据我国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规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由微观主体的资本或净资产、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因素共同决定。
其中,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比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调节系数是1时,某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是100亿美元;系数是1.25时,上限是125亿美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此次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旨在扩大资本流入,其中包括境内机构借用外债空间进一步扩大等,属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之一。
王青表示,出台此项措施的背景是10月下半月以来,受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扩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较快贬值苗头,稳汇率需求增加。此举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避免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
防止汇率大起大落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始于2016年,主要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
2020年3月11日,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外汇局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
2020年12月,央行、外汇局再次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
“此项措施的政策目标与9月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一致,均为阶段性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摩擦力,防止汇率大起大落。”王青说。
温彬也表示,目前,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合理,外债风险总体可控,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在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的同时,也有助于境外资金流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全球主要非美货币汇率承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超过13.9%;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升值0.89%、4.42%、12.17%。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将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王青认为,若后期汇市波动风险增加,监管层还可能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应对:一是,加大在香港市场的央票发行规模,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遏制离岸人民币贬值势头;二是,降低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控制资本流出;三是,正式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另外,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也还有一定下调空间。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接下来美联储大概率会保持较快加息节奏,这会对强势美元构成支撑,也意味着短期内中美利差倒挂局面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或还存在一定贬值压力。
王青判断,当前国内经济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回升过程,我国经常项目将保持较大规模顺差局面,加之稳汇率在货币政策权衡中的比重上升,预计年底前央行再度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年底前人民币会保持与美元类似幅度的反向波动格局,人民币出现持续脱离美元走势单独较快贬值的风险可控。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稳汇率的焦点不是守住某一固定点位,进而使人民币跟进美元对其他货币持续升值,而是保持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稳定汇市预期。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