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科技、人才有机统筹推进”再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今年我国科技工作围绕人才培养有哪些发力重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接下来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包括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以人为核心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等。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一脉相承,强调进一步有力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三者之间要大力增强统筹的力度、深度,找到统筹的堵点、难点和关键点,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提高和大力推进三者之间的统筹,提高执行力。
“建设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方面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吸引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才自我培养的自信和能力,人才紧缺的核心在于人才质量的紧缺,要以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提升充分实现高质量人才的有效供给。”姚凯称。
突出重点统筹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至关重要。
科技部数据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572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在王志刚看来,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有机统筹推进,才能系统地、最大限度支撑现代化国家建设。此外,要紧盯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需求,突出重点统筹。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是科技自立自强、形成高水平战略科技力量的应有之义。”王志刚说。
姚凯认为,人才强国不仅要吸引和集聚人才,通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化我国人才战略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力量,通过教育优先发展提升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形成竞争力、通过人才引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在一线科研工作者看来,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对人才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高。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二十大报告中对人才强国的重视,也反映了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大家广泛认可和关注。”扎根微小卫星研发十多年的“80后”工程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务委员程睿表示。
人才评价多元化
在人才发展领域,科技人才评价是基础性制度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科技人才评价倾向于用量化的方式,比如看论文、年资等。这种评价方式操作上简单,能规避一部分对评价公平性的质疑,但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唯论文、唯资历等的倾向。
为改变以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近年来,国家在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四唯”清理行动、破除科技人才称号与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等。
王志刚称,接下来将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人才薪酬激励;以人为核心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确保改革红利直达一线。推动“减负行动”举措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非科研负担。
就在去年11月,科技部等部门公布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实的经验,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程睿表示,过去他们这类偏应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科研评选比较困难,如今国家和上海都在完善工程师评价机制体制,为工程师搭建了更宽广的上升通道。“人才是多种多样的,要把创新型国家落实好,需要各种人才发挥作用。这个方案就很好地支撑和促进后续的人才强国战略。”
在程睿看来,方案中有一条评价非常清晰,就是把“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纳入创新活动类型,从加大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考核评价权重、把完成国家任务纳入单位评估重要内容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引导激励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
她说,国家目前很支持自由探索,但除了自由探索的贡献,也需要把对国家重大部署的贡献同步考虑进来。如今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变得更多元以后,也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出来。她说道,像她这样从事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的科研人员,如果按发表文章来量化考核的话并没有什么优势,因为他们更擅长拿出一套创新的系统方案、技术,并和国家战略部署的工程任务结合起来落地。“所以不管是评价方案的出炉还是上海新推出的杰出工程师,都是给各行各业各类优秀人才一种认可。”
程睿提到的上海杰出工程师,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经信委等联合推出,去年首届活动共有19位工程师入选2022年上海杰出工程师和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选树名单。
和程睿一样在19名工程师之列的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朱佳敏也认为,目前国内关于工程师的人才评价特别少,他本人就常常把自己包装成科学家才能参加各类评选,“在一些前沿的领域中,‘从1到1000’的工作并不比‘从0到1’的工作容易。”朱佳敏在上海市科协的青年科技论坛上说道。
将青年人才“扶上马”
除了完善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加大力度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举措也是今年科技部人才培养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科研队伍中的重要力量,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着青年阶段的独特压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薛姝、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文霞等此前在《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青年科研人员面临职业发展和薪酬收入的双重压力。该文分析,多数青年科研人员缺乏主持项目的机会。激励调查数据显示,青年科研人员中有一半以上(54.1%)近三年(2017~2019年)没有主持过项目,其中3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员这一比例更高达74.4%,而41~50岁年龄段这一比例仅为12.7%。
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下称“减负行动3.0”),进一步明确了将向青年科学家项目倾斜的趋势。
根据“减负行动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扩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规模。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新立项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比例不低于50%等。
减负行动3.0还提出,对探索性强、研发风险高的前沿领域科研项目,建立尽职免予追责机制。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等。
在程睿看来,青年科技工作者往往会有一些很好的想法,但是也需要经费去支持他们来实践这些想法。“首先是要有人能给他们一个种子去支持并给与一定的宽容度。第二从个人的发展来说,要给从事基础研究的年轻人一些最基本的保障和稳定的支持,让他们不用去考虑基本的生存问题。像我们工程类的研究所还稍微好一些,因为有以单位、团队形式拿到的项目经费支持作保障,但是那些更偏重基础研究的年轻人,就需要更稳定和长久的支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