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再迎重磅布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体量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在近期举行的2023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领域主席孙克展望数字经济发展时表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新十年的发展大幕开启,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供需两端发力,工业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改。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亿,十年间增长将超过50万亿元。
数字基础设施
《规划》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出部署。
比如,《规划》指出,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ChatGPT的火爆出圈,新一轮智能算力的需求爆发。中国信通院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 3~4 元的经济产出。2021年我国算力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直接和间接分别带动经济总产出2.2万亿和8.2万亿元。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新型基础设施等国家政策规划出台,我国智算中心掀起建设热潮。当前我国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整体布局以东部地区为主,并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此前发布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 虽然2018~2021年中国进入全球500强的超算中心数量一直保持全球领先,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大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与2020年相比,中国在超算中心上的优势有所减弱。
“从超算中心的数量看,中国超过美国,但在计算基础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核心主要在高质量的数据中心还需要提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峰说。
今年开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就在2月20日,依托上海超算中心建设并运营的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投用。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郭亮表示,未来算力要跟水电一样能即插即用,也希望能够通过类似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行业在需要算力去支撑各种应用的时候,能更加方便地获取到。
数实融合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强劲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与用户规模已十分庞大,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在提速。
《规划》指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在赛迪顾问业务总监高丹看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应用端的问题。从融合领域看,结合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战略,制造业领域是未来最重要的融合方向,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较弱,中小制造业企业数量多、利润低,数字化应用进程任重道远。
高丹称,国家和政府引导扶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数字化企业要设计和推出成本低、可解决复杂信息系统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以工业软件为例,国内外企业水平虽然尚有差距,但是国内企业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我国也要在应用端给予支持,为国内IT企业产品提供“试验田”。
《规划》指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暂无数据